服务咨询热线:028-64211119(成都)
0816-2622950(绵阳)
400-6827-119
——
首页行业新闻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不清楚?看这个就够了

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不清楚?看这个就够了

2020-11-06

Q:


什么是区域评估?


A:


区域评估是指,由政府对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评估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形成整体性、区域评估成果,由区域内投资项目无偿共享共用。


Q:


区域评估目的?


A:


节约项目落地时间,减轻企业负担。


Q:


区域评估事项?


A:


目前,在**开发区范围内推行的区域评估事项包括:矿产压覆、地质灾害、水土保持、洪水影响、文物保护、地震性、气候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等8类。




我市开展区域评估的区域和事项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条》中第32条:


32. 加大区域评估推行力度。在江北新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进一步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矿产压覆、地质灾害、水土保持、洪水影响、文物保护、地震性、气候可行性(含雷击风险)及环境评价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落户在已实施区域评估区域的投资项目,原则上不实行单独项目评估,或者依法依规简化相关审批流程。(落实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文旅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6月)




我市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工作程序是什么?


01


编制工作方案


各开发园区按照审批的规划区范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承担区域评估工作的技术单位。


02


组织方案实施


评估方案经市生态环境局确认后,由园区管委会组织实施。承担区域评估的技术单位,依据生态环境部已发布的各类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开展评估工作,编制评估报告,并对评估内容和结果负责。


03


成果审查备案


评估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园区管委会组织审查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并出具专家审查意见。评估报告审查通过后,园区管委会需及时修改完善评估报告,将完善后的评估报告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


04


开展成果应用


园区管委会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将备案后的评估报告公开,相关成果供入园区的建设单位使用,公开的方式和成果应用的相关内容须在工作方案里明确。




项目环评报告有哪些改革措施?


在落实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可以开展以下内容的改革:


1、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


部分结论直接引用。项目环评报告中涉及园区的部分直接引用区域评估结论,相关内容不再逐一展开比对分析。具体包括: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的相符性;项目建设与与省市各项管理工作要求的相符性,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依托可行性,园区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可接受性,项目排放总量指标合理性及可达性等。


编制依据直接引用。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涉及的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政府管理文件、技术导则、技术指南、排放标准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报告相关内容。


现状评价直接引用。项目环评报告中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报告,具体包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质、水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土壤、海洋、放射性及辐射等调查内容);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等。


2、充分利用其他评估成果


项目环评报告中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涉及的,与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质、水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土壤等相关内容,要充分利用园区同步开展的地质灾害、水土保持、洪水影响、地震性、气候性区域评估成果,数据和成果可以直接引用。


3、参考园区各项经验成果


项目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可以充分参考园区现有同类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控经验,作为论证本项目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的依据。




项目环评报批有哪些改革措施?


01


简化公参方式


园区内与规划环评意见相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展公众参与时,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的方式予以简化,具体方式:免予开展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公开程序,相关应当公开的内容纳入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公开内容一并公开;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和第十一条**款规定的10个工作日的期限减为5个工作日;免予采用本办法第十一条**款第三项规定的张贴公告的方式。


02


加快评估流程


报告表项目不再进行技术评估;报告书项目评估机构即到即受理,对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的,充分运用视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专家咨询可以通过函审方式进行,努力缩短评估时限。


03


压缩审批时限


园区内建设项目纳入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大限度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报告书项目16个工作日、报告表项目8个工作日内审批部门完成环评审批。




对园区推进有哪些保障措施?


园区管委会应建立机制保障应用,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发挥区域评估的作用。在项目引进、落地、办理前期手续的过程中,主动告知建设单位区域评估成果,提供查询方式,指导项目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充分应用评估成果;对建设单位委托编制环评报告的第三方机构,要及时介入提供指导,避免建设单位多花钱走弯路;要建立工作台账,完整记录入园项目区域评估应用工作及成效,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完善;对应用推进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生态环境部门反映。


【免责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来源:今日头条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804674947131113988/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推荐

在线留言(如果想详细了解相关业务信息,请留言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Copyright © 中海安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

Copyright © 中海安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